《钱江晚报》隆重推出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“名校长面劈面”运动及“新生体验营”
杭州实验外国语学校的新生体验课,验出准新生的“综合征”
要上学了,你家孩子适应寥寂吗
钱江晚报记者 徐洁 钱江晚报通讯员 王雅慧/文本版摄影 尹炳炎
如今的家长给孩子选学校,除了师资、结果、情况,还要看理念、饮食、住宿。他们不但在找一所勤学校,更在找适合孩子的学校。
道听途说不如亲身实践。上周末,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“名校长面劈面”运动,同步启动了“新生体验营”。
(体验运动报名现。
学校在下沙,离市区有点儿远T硕碧煲廊挥腥陌傥患页ず秃⒆痈侠,提前过一天小学生活。
接待的老师们听到最多的一句开场白就是:“我听朋友/亲戚嗣魅这儿不错”,之后的要害词诸如“孩子很能刻苦”“懂事有礼貌”“兴趣很广泛”之类。
(新生体验韵律操)
记者视察这些家长们的行头,许多应该家境不错。把才6岁的孩子送到投止制学校,他们如何定心?
(陈盖明校长与家长面劈面交流)
校长陈盖明说,给孩子“家”的感受,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,是学校每位老师的理念。虽然同时,学校也会有意识通过种种运动磨磨孩子身上富家子的习气,而当天的体验营,就是一次“试验”。
过早开发影响学习兴趣
体验营验出准新生“综合征”
第一次坐进正式的课堂,有的孩子很兴奋,有的却哭鼻子了。幸亏台上站着美女老师,还准备了许多卡通图片,和各人做游戏,孩子们很快被吸引了。
(GPP课程体验现。
打着“外国语”旗号的学校自然先搬出特色课程——英语课。今年学校引进美国原版教材GPP课程,包括阅读与写作技术、听说技术、词汇学习、初级思考想象力及初级思考表达力。
该课程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课程,具有很强的综合性。老师比着正方形教孩子们念:box(盒子),后排一个男生自得地向记者炫耀,“这个我学过的。”他开始张望窗外,摇晃凳子,注意力早飞到教室外去了。
老师换了一张画着狐狸图案的卡片走向他:“盒子里装着什么呢?”老师希望通过两个相似发音的单词,让孩子们认识音标,男孩却说:“狐狸怎么可能装在那么小的盒子里。”
“过早开发,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。这个阶段的孩子拥有的好奇心和童真,才是最珍贵的。”随班老师对记者说。
(课间休息)
就像记者在隔邻的阅读体验课上,遇到一个小女人,对着一本图画书,没有去看漫画,却很努力在认上面的文字,“有一泰半认识的,另有一些妈妈没教过。”记者问她:“家里有这样的书吗?”她摇摇头,之后的谜底更让记者惊呆了。她说爸妈平时给她买的最多的就是作业本,有拼音,另有算术。
孩子们看完书,会有老师跟他们聊一聊。老师问女孩,书里讲了什么?女孩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能说个或许——她认得的那些字并缺乏以让她串联起整个故事,而她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能让她发挥想象力的图画。
生活自理是头等大事
试着让孩子适应“寥寂”
体验了课堂,还要体验生活。学校食堂周末加班,给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午餐。
(新生就餐体验)
杭实外的伙食好,早就名声在外——不是大锅菜,全部小锅炒。
因为杭实外是投止制学校,周一到周五,学生的一日三餐都得在学校吃。体验日的规则是,孩子们自己用饭,家长只能远远围观。
(新生就餐体验)
孩子们要排队洗手,排队领餐盘,排队选菜。每人能自主选择3个菜。一看到薯条和水果沙拉,小朋友都奔驰而去,蔬菜则被冷落在一边,有的甚至连饭都忘拿了。
(新生就餐体验)
生活老师说,他们就想看一看孩子们的选择,“现在家长都注重要让孩子吃好,但这个好,更倾向孩子喜欢吃什么。所以接下来在家用饭,家长也要有所引导。”
不过,和小同伴们一起用饭,似乎特别香,孩子们一个个都在比谁吃得更快,吃得更洁净。
(新生就餐体验)
一位妈妈开始还很忐忑,伸着脖子往里张望,发明儿子吃得很好。她激动地抓着身旁的丈夫说:“你看家里用饭,都是我追在屁股后面喂,集体生活对他有利益。”
(就餐体验现。
之后孩子们又去了寝室,影戏《怪物大学》里那样被装修得色彩美丽的温馨的寝室,让孩子们好生兴奋,但一想到要睡觉时要离开妈妈的怀抱,照旧有孩子大叫“不想住校”。
(新生住宿体验)
校长陈盖明立即在家长中做了一个小视察:“孩子还跟爸妈睡一张床的,请举手。”下面呼啦啦举起一片。记者数了数,举手的家长占泰半。
(新生住宿体验)
陈盖明校长告诉他们:即将开始投止制生活的孩子,会洗脸,会刷牙,会自己用饭是“头等大事”。平日在家里,孩子们都是小公主、小天子,穿衣用饭都有人“伺候”着,“到了学校,虽然有生活老师,但像叠被子,洗内衣内裤这样的内务,照旧要自己做的。”
(小菜园生活体验)
虽然,陈校长也支了家长一招——让孩子适应寥寂, “平时在家里,要让他单独睡觉;有时候也可以让孩子在一个没有电视机,没有iPad的情况里,一个人画画或者看书。慢慢地,他们也敢单独睡觉了。”